当前位置:企业资讯
“长波万倾阔,大舸一帆轻。”6月12日,在城山镇南湖村湖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用传统木船制作技艺打造的木船正在举行下水试航仪式,吸引不少群众和摄影爱好者观看拍照。“嘿呀、嘿呀……”随着响亮的号令声响起,几十名群众同时发力,把木船一点点拔向水中,直至完全入水。
木船制造,尤为科学,其特点是:吃水浅、浮力大、承载重,轻巧灵敏,坚固耐用等。
木船身早已融入到人类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木船制造传承人刘兴林整理船头
在石钟山历代建筑的木雕上,多处刻有木船图案。在古代文学、民间传说中,以木船为载体,衍生了无穷的文化内涵,在古人的文字中更是留下千古名篇。
木船下水试航成功,站在岸边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木船制造传承人刘兴林笑得最灿烂。
他说:“这艘木船是由他现场设计、技术指导和质量管理的,和制造师傅徐兴火合作打造的,耗时近1个月。
这艘木船长8.5米,宽1.76米,桅杆高8米多,能够承重20人上船,载重2吨左右。目前是我省用传统木船制作技艺新制造的有风帆、桨、舵的木船。
今天能下水试航成功,达到设计要求,心情非常激动和自豪,也对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充满信心。”
据了解,木船于2016年先后列入市级和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现在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录。而木船申报全国文化遗产项目是刘兴林老人的一个梦想。
这时,远远望去,在浩渺的鄱阳湖中,一艘挂帆的木船正乘风破浪,寄托着刘兴林老人的美好祝福和愿望,驶向远方,行得更远。
本页链接:http://www.jsjxfmc.com/news/news1/426.html